近日,浙江中创量云与深圳联成合作的第二批深远海玻璃钢金枪鱼延绳钓船正式交付,这是继2023年2月首批智能化渔船成功投用后,我国在现代化渔船建造领域的又一重要突破。两艘总长29.8米的新材料渔船即将启航南太平洋,标志着我国远洋渔业装备升级进入加速发展阶段。
一、政策东风助推产业转型
在国家"双碳"战略指引下,农业农村部先后出台《"十四五"全国渔业发展规划》和《农业农村减排固碳实施方案》,将玻璃钢渔船建设明确列为重点发展任务。数据显示,传统钢质渔船能耗高、维护成本大的痛点长期制约行业发展,而玻璃钢材料密度仅为钢材的1/4,强度却达到其3倍以上,在节能环保和耐用性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
二、技术创新构建产业生态
在国家渔业装备科技创新联盟的推动下,由中创海洋牵头,联合AOC力联思等30余家行业龙头和科研机构,形成了覆盖材料研发、工艺创新、装备制造的完整生态链。联盟成员中创量云采用力联思专为国内渔船研发的Neogel 8373胶衣和Palatal系列树脂,通过优化收缩性能和固化指示技术,使船体尺寸稳定性提升15%,表面光洁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三、工艺革新突破效能瓶颈
船壳使用力联思Neogel 8373系列胶衣及Palatal 间苯树脂,在保留传统间苯树脂良好的机械性能,耐热、耐水性的基础上,优化了树脂的收缩性能,确保船壳的尺寸稳定性,呈现更佳的表面效果。Palatal A400Sinovat-901 具有固化剂变色指示功能,将工艺质量控制效率提升30%,可以让操作人员更为便利,确保产品制作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甲板采用Synolite 1967-G-3 具有低收缩、低气味特点,适用于真空导入工艺,相比传统采用手糊工艺制作的制品,在提升性能的基础上,可以有效的降低重量,较传统手糊工艺减重12%,从而更好的实现节能的效果,使整体能耗降低20%。
四、产业升级开启新航程
深圳联成计划在未来通过"新材料+新能源"技术路线,打造覆盖远洋捕捞、冷链运输的现代化船队。新交付的渔船配置智能导航和生态捕捞系统,可实现在太平洋海域连续作业长续航能力,单船年捕捞效率预计提升40%。
五、结语
从材料革新到装备升级,从单点突破到生态构建,中国远洋渔业正在经历深刻变革。随着更多像中创量云、AOC力联思这样的创新主体协同发力,我国渔业装备现代化进程不断加速。这场以科技为引擎的产业变革,不仅将重塑全球远洋渔业竞争格局,更将为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中国方案。在蓝色国土上,一场关于效率与生态的深刻革命正扬帆起航。
(注:本文中的图片来源于AOC力联思)
--------------
联系方式
电话:020-39966201/18026298689(赖先生)
传真:020-39966209
邮箱:bohao6868@frpgd.com
公司地址: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天安番禺节能科技园总部中心一号楼1104至1105
打印